如果你没去过二手市场,那你可能错过的不止宝贝,还有故事。我敢说,城市中“最有故事”的地方,绝少不了二手市场。
譬如以重庆中兴路命名的这家“中兴路(集邮/收藏品/旧货)二手交易市场”。
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旧货集散地,冰箱、电视、空调、音响、洗衣机……商贩们将那些被淘汰和丢弃的旧物修复翻新,再次出售。
它也是一个暗藏惊喜的淘宝天堂,邮票、手串、连环画……古物文玩被四处搜罗来,摆在地摊和橱窗里供淘宝人细细打量。
但这里贩售的远不止二手物件……
△目前市场主要贩卖二手家电和收藏品。摄影:UU©ZIPART
18年岁月变迁
故事从中兴路说起
中兴路是“重庆十八梯”的命门,既通车、步行,又联结了重庆上下半城,“中兴路二手交易市场”自然在这条街上,并以此得名。
或许不少重庆本地人并不知道这处地方,但它早在1999年10月就建立了,已走到第19个年头。
深藏在一座斑驳高楼里的它,招牌被门前三颗不粗的树所遮挡,另外正门也仅有两个且开口不大,因此在解放碑附近热闹非凡的路段显得颇为隐蔽。
△与中兴路相接的一层楼我原以为是第一层,走进去赫然发现是第四层。摄影:UU©ZIPART
在2011年之前,除了大楼里的市场,大楼背后还存在一个露天跳蚤市场,就在十八梯的入口下面,从停车场到下回水沟长约300米的巷道里。
密密麻麻的棚户、地摊鳞次栉比,赶场的人摩肩擦踵。交易的货物大至雕花老床、古井、石槽,小至针头线脑,品种繁多,无所不包。这里堪称当时重庆最大的露天跳蚤市场。
从高处俯瞰,陋棚相连,人潮涌动,蔚为山城盛世奇观,然而这片盛景却因一纸公告而不复存在。
△中兴路跳蚤市场。图片来自网络
2010年12月2日,考虑到安全隐患,渝中区相关部门宣告取缔十八梯片区的违章占道经营市场,其中就包括“中兴路跳蚤市场”。
随后摊贩们陆续搬迁,部分入驻到旁边的大楼内,更多的迁往了江北董家溪一栋大厦内,形成了“董家溪跳蚤市场”,并于2011年4月29日开门迎客。
自此,“中兴路二手交易市场”只留下了大楼内的正规商铺。
△“董家溪跳蚤市场”位于嘉陵江畔,北滨路口,紧邻江北观音桥商圈。图片来自网络
新的谋生地和管理机构的加入,于摊贩们而言,意味着付出更高的市场准入费用,也带来了更加规范的经营秩序和安全保障。
随之开启的,是“中兴路二手交易市场”的新一个篇章。
一周七天不歇
名副其实的“淘宝天堂”
如今的“中兴路二手交易市场”分为A/B/C/D/E五区,分别位于1-5楼,B区是二手家电市场,A/C/D/E是收藏品市场。
每个楼层约摸有100家商铺,每家面积并不大,估计平均10平方,五层楼的总面积估计超过5000平方。
这里是重庆最大的二手市场之一。
△四层B区家电市场。摄影:承徭©ZIPART
△三层C区家电市场。摄影:UU©ZIPART
不过这里的环境并不是很好,装修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风格,基础设施年久失修,琳琅满目的货物挤满了店铺,甚至被随意摆放在过道里。
一扇扇铁门被污渍浸染得像脏盒子,脚下的地板镀上了油光和灰尘的混合物,顶上的白炽灯把昏暗的空间衬得更加压抑。
显然,19岁是人刚成年的年纪,却是这个市场老态毕露的时候。
△破旧的空间。摄影:承徭©ZIPART
在鲜有顾客光临的时间里,市场冷清得像座“空城”,不过商铺老板们总能找到属于各自的天地。
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睡觉,有些拉撑身体躺在椅子上沉睡;有些依靠在洗衣机上打盹;还有些眨巴着眼睛徘徊在睡意边界。
余下的或独自刷着时下流行的抖音,暗自嗤笑;或围聚组一圈牌桌斗上几十个回合,乐此不疲。
与门外的熙熙攘攘相较,市场仿若蔓延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气息。
不过,这样氛围总会在周末被打破。
△睡觉的人们。摄影:UU©ZIPART
△摄影:承徭©ZIPART
△玩手机、打牌的人们。摄影:承徭©ZIPART
△摄影:UU©ZIPART
一周七天里,要数周末“赶场”最为热闹。
届时,收荒匠们会聚集在市场里的公共区域,就地铺上一块布,摆上自己最新搜罗来的古玩。买家们早早就会守在门口,其中除了收藏爱好者,还有市场内的店铺老板。
真正的好货都出在地摊上,对于这点,老手们都心照不宣。不过“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”,这些琳琅满目的物件里也是真真假假,个别的卖家自己也说不清门道,这就相当考验买家的眼力和功底。
好多卖家摆上一天,一件货都没有出掉,但古玩生意就是“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”。而买家们能否“捡漏”,玩的不仅是心跳,还得看缘分。
△周末的时候,这些空地上都会摆满地摊,而周一到周五,也会有少数人来摆摊。摄影:UU©ZIPART
显然,这也是一个龙蛇混杂、真假参半之地,无时无刻不考验着你的眼力和脑力。
看不完的民生,道不尽的故事
辗转于市场的五个楼层,犹如置身一个民生大舞台,各式各样的生活片段就在我的眼前揭幕上演。
△摄影:UU©ZIPART
四层的家电市场过道里,张哥夫妻把刚收的一批音响垒得错落有致,俩人一个维修一个打下手,要赶在今天关门前把它们都检修一遍。“男女搭配干活不累,加把劲哦。”围观的隔壁店老板打趣道。
三层的收藏品市场柜台边,成都来的龚姐对一只翠绿镯子喜欢得紧,老板果断喊价4999,“这是好货,真假都做过鉴定的,你买不了吃亏。”龚姐眉头微皱,“哎呀便宜点儿嘛,你看这里都有个杂质。”
三、四层相通的楼梯旁边,大学生小张这个月第二次来到小覃二手电器。他埋头鼓捣着一对音响,是老板新收来的稀罕外国货,痴迷音乐的他绝对不能错过。“覃哥,这台我要了。”看来小张不虚此行。
△摄影:UU©ZIPART
纵观整个市场,有人吐沫横飞地讨价还价,有人全神贯注地验看真假,有人小心翼翼地窃窃私语……随后他们掏完钱包、心满意足,也有人依旧缠夹不清、不肯离去。
“老板,这是哪一年的哦?”
“这是真是假呐?莫嚯我!”
“这个宝贝从哪儿收来的,有没得啥子故事?”
如你所见,老物件所携带的故事从这里被带走,新故事也在这里发生。
摄影:UU©ZIPART
而这些故事,谁能比市场里的老板们更加了解呢?于是我厚着脸皮找了几位摆了下龙门阵。
“老杨的音乐养生堂”
老杨是四楼一家进口电器铺的老板,专卖国内外优质二手音响设备。隔壁卖洗衣机的李大姐悄悄透露,“老杨是市场里数一数二的人物,他卖的音响都有十几万的。”
△显然老杨的生意是很好的,我和李大姐闲扯的半小时里他的客人都没有断过,等他空下便要关店,我赶忙上去表明来意。老杨欣然接受,乐呵呵地摆出小板凳,对我有问必答、知无不言。摄影:承徭©ZIPART
“我就是元老,有这个市场就有我。”“老杨进口电器”正是1999年10月随着市场的正式建立,开始营业的。
1993年老杨从重庆钢铁厂退休之后,就鼓捣起了二手音响。最初几年也是为了养家糊口,不过现在是因为热爱音乐,“玩一玩,不图赚钱”。
他进货的渠道是香港、广州、深圳的熟人,因此货都是极好的品相,基本上都是纯原装的。为了解各种音响的优缺点、工艺如何,他还常常阅读相关书籍并在网上查资料。
开店20年,老杨不仅做出了口碑,身边还聚集了一大群“音响发烧友”。他们多是退休的老年人,对各个牌子的音响如数家珍,对音乐的品质有着卓越的追求,“衣服可以是几十块的,但家里的音响可能是10万的。”
△老杨和“音响发烧友”们在一起。摄影:UU©ZIPART
“妹儿勒,音乐养生,调节心情,你真的要记住,我没有豁你。很愁烦的时候听点欢快的,高兴的时候听点悠扬的,心情就很愉悦。”老杨把这句话送给了我,而“音乐养生堂”五个字也是他的朋友圈签名。
他“音乐养生之道”我极其认同,毕竟精神抖擞、声音洪亮的他竟然已经72岁了,看起来却要年轻20岁。
△老杨店里也卖吉他,他不仅会吉他,还会电子琴、二胡、笛子,“小时候没得电视看只能玩乐器。”摄影:承徭©ZIPART
“蓝爷爷什么都卖的杂货铺”
见到蓝爷爷时是下午4点20分,虽然市场是5点关门,但他所在二层收藏品市场几乎人去楼空了,只有他还在规整货摊准备关店。
只有几个平方的店小到不足以放下所有的货物,只能留些在过道里,我担忧难道不怕丢东西吗?他徐徐回答到,“你看四周到顶上都是铁栏封了的,晚上还要放狗儿出来,没得人敢来偷。”
△正在收拾铺子的蓝爷爷。摄影:UU©ZIPART
蓝爷爷1940年生人,已经78岁了。1997年前他在鼓捣邮票,这之后邮票卖完了,在2000年从重庆塑料五厂退休开了这个店,开始卖连环画、书画、磁带、旧家具……小到一个铜板,大到一块木门。总之什么都卖,包括烟酒饮料。